发布时间:

2019-05-31 09:45

今年以来,霍州煤电集团三交河煤矿全面落实集团公司的工作部署,团结带领全矿干部职工,真抓实干,争创一流,全力打造安全、高质、绿色、创新、活力、和谐的新时代现代化矿井,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扬帆奋进,共同谱写催人奋进的华彩乐章。

三交河煤矿位于洪洞县与蒲县的交界处,行政区划分属洪洞县左木乡、山头乡和蒲县乔家湾乡管辖,隶属于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。建矿以来,三交河煤矿先后获得各类荣誉27次,其中国家级16次、省级11次。主要荣誉有:全国煤炭工业行业级安全高效矿井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“安全高效特级矿井”、煤炭工业“双十佳煤矿”、山西省一级标准化矿井、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、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、全国文明煤矿。

抓安全 打造科学长效机制

战略如同旗帜,导航决定方向。阔步前行的三交河煤矿,得益于企业领导班子牢固树立新时代安全发展理念,大力弘扬“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”思想,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工作部署,团结带领全矿干部职工,立足生产主阵地,始终以当好排头兵、先锋队的精气神,为加快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强劲动能。

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永恒主题,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。作为2018年霍州煤电集团第一家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的矿井,三交河煤矿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,不断构建和完善卓有成效的安全管理体系,打造安全生产长效机制。

今年以来,为确保企业安全目标落到实处,按照“绝不放过一个漏洞、绝不丢掉一个盲点、绝不留下一条隐患”的工作要求,该矿召开了专题会议,由各系统分管领导牵头全程督查督办,针对不同类型的隐患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,同时,列出了隐患处理责任清单,对到期的隐患及时销号处理,未到期的隐患全程追踪,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。在实际工作中,他们还不断探索好的矿井安全管理办法。创新推行“巷长制”,提高现场把控能力。“巷长制”即由矿长牵头、分管领导分区组织,各生产口副科以上人员担任巷长,各区队队长担任巷道的副巷长,共同负责该巷道隐患排查治理、各类事故防范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,并全力协调解决该巷道在生产组织落实、机电设备配套、施工工艺调整等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。自推行“巷长制”以来,井下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,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稳步提高。

开展“三项”安全活动,夯实安全管理基础。开展“风险、隐患”自述,提高防控、预控能力。从元月份开始,各区队队长、区队主管技术员、各巷长分别在周一至周五的早调会上,向矿领导进行本工作面及本巷的“风险、隐患”自述,并利用电脑投影短视频或播放PPT课件,组织所有参加早调会人员集中学习各专业基础业务知识、安全常识、好的创新方法、新的理念思想等内容,观看事故警示教育视频,提升干部职工安全意识。

建立“不放心区队”管理制度,全面提升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。根据《三交河煤矿“不放心队组”管理办法》利用每周四隐患排查会后,由各专业科室负责人与各队组面对面现场评定“不放心队组”,凡被评定为“不放心队组”的巷长及队干,必须在24小时之内到现场进行隐患问题核查并进行跟踪处理,直至处理完毕,处理结果报至安全管理科信息室,同时,要求各区队队干从思想上高度重视,以处理隐患为主要目的,做到小题大做、举一反三,确保隐患的闭合管理。

规范矿“安全小分队”管理,提升管理人员干部业务素质。明确了小分队成员资格准入,规定小分队活动分四点、零点两个班次交替进行,四点班小分队必须在18点后活动,零点班小分队必须在22点后活动,当天参加小分队活动成员必须参加次日早调会,早调会由安全处长或安全科长抽选小分队成员,对活动情况进行脱稿汇报,并对小分队按“良好、一般、较差”三个档次进行评比,旬通报、月考核。高度的责任意识,科学的管理办法,以及不断创新的管理制度,让三交河煤矿“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”的荣誉熠熠生辉。

抓生产 依托科技挖潜增效

每一项成绩都是奋力拼搏的企业精神呈现,每一种进步都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有力支撑。今年以来,三交河煤矿以“改革创新、奋发有为”大讨论活动为契机,在实际生产中以科技为支撑,强化生产秩序管理,加快环节系统工程组织,狠抓单产单进提高,提质增效,在挖潜效率效能上彰显新作为。强化生产秩序管理,合理调整回采工作面及主运输皮带的检修时间,切实发挥工作面最大生产效率;强化“一优三减”工作,继续在优化设计、采区关闭、剥离减少直接队辅助人员等方面下功夫;加强生产作业计划管理,超前谋划,严格落实“月度作业计划会”和“月度核心设备会诊”制度,高度重视装备维护保养工作,超前核心设备配件储备,确保设备检修控制在有计划时间之内;优化洗煤生产组织,合理调配生产与检修时间,提高开机率和入洗率,确保矿井原煤及外购煤全部入洗;强化煤质管理,加强煤质变化监测监控,根据销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配采配洗方案,降低灰分,提高回收率,保证出好煤。

狠抓单产单进提高,提质增效。做好装备、技术改进工作。引进煤层回采核心装备、端头支架和超前支架、皮带自移机尾、集中供液系统设备到矿,做好生产设计、施工工艺、工序优化和小改小革工作,力争重点采煤队年产量突破120万吨,重点掘进队进尺突破3000米,重点开拓队进尺突破1500米。狠抓降本增效、扭亏减亏工作。通过闲置设备外租、优化简化设计、资产盘活、修旧利废、回收复用、物资采购、自制加工等措施,实现减亏增盈;以契约化管理推动降本增效措施落实,将落实情况与领导班子各副职薪酬挂钩,月考核月兑现,倒逼各类措施落地见实效;进一步强化成本“两条线”管理,狠抓过程管控,要求生产科、企管科切实把好“两条线”关口,所有费用都必须严格执行“计划审批、开取发票、三方对账、依法入账、月度考核”程序,坚决杜绝无计划发生费用,同时,将“两条线”引入洗煤厂,撤销洗煤厂供应组,减少了管理层级,优化了资源配置。

积极推进现代化企业治理依法合规。强化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制度落实,参照集团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运行模式,开创性地建立了“非独立法人矿井专业委员会运行机制”,为“三重一大”决策提供专业、务实、高效的意见支持,降低了决策风险,保证了决策方向科学、过程可追溯;严格合同管理,全面落实《合同法》,组织驻矿律师对各业务科室合同专管人员进行培训,强化业务人员法务素质。改革创新天地宽,奋发有为正当时。三交河煤矿紧密结合矿井实际,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实现理念创新、技术创新、机制创新,不仅有效提升了职工队伍综合技术水平,同时也实现了解决生产难题、强化安全保障的生产目标,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积蓄动力。

抓环保 谋求绿色长久发展

走进三交河煤矿,当看到被苍穹郁山环抱、天蓝水清草木绿的景象,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曾是一座堆存量达350万吨的黑色矸石山?矸石山一直以来都是煤炭企业环境治理的难题,那么三交河煤矿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的呢?在煤炭生产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,会对矿区环境造成严重影响。三交河煤矿高度重视环保工作,严守环保底线,强化责任落实,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,为黑色的矸石山披“绿衣”。环保科依据环评要求和现场的实际,联系了设计院,对洗煤矸石山进行了规范设计,严格按照矸石山生态恢复治理要求,全力建设绿色矿山、生态矿山、洁净矿山、美丽矿山。根据相关专家的设计,他们将矸石山治理分为三个阶段,第一阶段是将矸石堆削坡推成平台,然后用黄土将裸露的矸石覆盖;第二阶段在矸石山平台植树绿化、修建导流渠排洪沟;第三阶段是矸石山公园化治理,彻底恢复生态环境。据了解,目前三交河煤矿矸石山公园化治理,彻底恢复生态环境、绿化面积已经达到4万多平方米,其中种植树木8千余棵、种草3.5万平方米。“绿色”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环保工作和矿区美化绿化,还有“效率效能提升”这个核心意义。为坚守环保红线,在谋求绿色发展上彰显新作为,今年以来,三交河煤矿重点抓了以下工作。

加强环保基础工作。树立全员抓环保工作意识,要求全矿干部职工从日常点滴入手,抓好环保工作落实;加强各类环保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,确保水气烟尘排放达标;加强矸石山规范化治理,强化新排矸黄土覆盖后的日常管理,确保动态达标,同时围绕公园化治理新目标,进一步打造具有三交河特色的环保工作品牌;加强空气源热能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,根据实际使用情况,制定彻底停用燃煤锅炉时间表和路线图,倒排工期,保质保量完成;强化环保应急能力,摸清矿井环保工作底数,进一步理顺环保检查应急响应机制,做好各类检查应对,提升矿井环保工作的抗风险能力。

全面建设绿色矿山。提升各级人员认识境界,涵盖井上下生产组织效率效能提升、设备使用效率效能提升、系统设计优化简化、科技创新助推效率效能提升等;各业务系统要以绿色发展为统领,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实际中的难点问题制定具体工作措施,量化工作目标,如原煤系统如何控制采高增加有效煤量、技术口如何优化简化巷道设计降低万吨掘进率、机电系统如何优化集中供液系统减少核心设备事故率等,都可以作为绿色发展的落脚点来拓展思路,开展科技攻关、项目攻关。

“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要牢固树立新时代安全发展理念,大力弘扬‘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’的思想,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工作部署,团结带领全矿干部职工,进一步统一思想、提高站位,乘势而上、积极作为,为集团公司实现‘做强做优5000万吨级现代化百年霍煤梦’贡献力量。”矿长李岩说。

风劲正是扬帆时。新时代的三交河煤矿怀揣新的梦想与希望,正劈波斩浪,驶向更深、更远、更壮阔的海面。

这里是占位文字